1.大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做法)。严格实行党组织书记负责的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传导攻坚压力、落实党建责任。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年度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任务完成较差的相关负责人约谈问责,以责任倒逼落实。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采取副市级领导干部每人包5户、正科级干部每人包3户、副科级干部每人包2户、一般干部每人包1户的“5321”帮扶方式,选派23名副市级干部,96个部门、4000余名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驻村工作队,实行定岗定责、到户到人,确保包保全覆盖、无死角,不脱贫、不脱钩。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精准扶贫优势。建立“党支部+”综合服务平台,引导贫困群众改变发展模式,自觉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形成支部引领方向、新型主体带动致富、贫困群众广泛参与的精准扶贫工作格局。全市村党组织现已落实光伏、合作社、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脱贫项目201个,受益贫困户达9600余户,人均增收达到1100余元,每个贫困村至少培植1个村级集体经济经营项目,力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同时,扩大党员示范带动效应,以党员创业带富引领群众增收致富,聚点成面、以点带面,提升党员辐射带动能力。目前,每个贫困村都有3-5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党员至少有1个致富项目,每名党员至少带动1-3户贫困户实现自主脱贫。
2.夯实党建阵地,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做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配套设施,统一为190个村配备电脑和打印设备,提升了村级党组织服务效能。同时按照桂林市委组织部村级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求,采取“建点、穿线、带面”的工作思路,投资470万元全面推进190个村级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明确工作制度,规范服务体系,更好的发挥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同时,在村文化活动广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二十四孝,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宝山村抓党建促乡村建设模式作为桂林市村级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优秀典型进行了推广。
3.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素质提升工作(做法)。我市每年至少举办2次集中的村书记业务技能培训班,以专题辅导的方式,邀请全市涉农领域专家进行授课辅导。同时安排村书记和第一书记到河南濮阳、福建厦门等乡村经济发展好的地区进行域外培训,拓宽眼界与思路,提升村干部综合素质。充分利用传习所和乡镇优秀青年农民学校,建立农民夜校,做好党员发展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将农村致富能手、乡土人才、村级后备干部、退伍转业军人等优秀青年培养成村后备干部,目前全市190村个全部组建了后备干部队伍,总人数达1332人。依托19个乡镇街优秀青年农民学校,加大对村干部、后备干部和优秀青年农民的培训力度,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目前已培训学员3400多人次,进一步提升做好农村党建、精准扶贫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开展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考核评选(亮点)。为激发村党组织带头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我市制定《青川市优秀村党组书记考核评选实施方案》,围绕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等内容,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考核,逐一打分排名。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对通过考察、公示无异议的9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表彰。通过开展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考核评选工作,对表现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员额工作人员奖励待遇,让村党组织书记有目标、有动力,极大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
5.加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亮点)。在去年选派67个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全面完成全市190个建制村第一书记选派及驻村工作队员的调整,做到全市所有村全覆盖。为了加强管理,组建了市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立驻村干部党委,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制定印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完善管理方式,落实待遇保障等。对于省和四平市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村,市里派驻一名联络员、乡镇选派一名副职领导干部协助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加强第一书记日常监管,严格请销假制度,第一书记请假需经市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同时利用远程监控及图片定位,实时了解第一书记工作动态。实行第一书记备案管理,为选派第一书记建立个人档案,为年度考评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加强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关心关爱,市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乡镇党委主要领导和派出单位定期与驻村干部谈心谈话、了解思想动态,经常关心爱护驻村干部,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困难。市财政安排落实458.7万元,其中非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经费143万元(4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经费由省财政拨付),每人每月按2000元标准发放下乡补助,共计302.4万元,为每人办理人身意外伤害40万元和4万元住院医疗额度保险,为每人花费1000元进行10大类24个小项身体健康检查,并报销驻村区间医疗费用。
6.抓党建促发展,大力提升环境整治力度(做法)。全面落实“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包乡镇、乡镇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屯、党员包段”四级联动的包保制度,层层传导工作压力。研究制定《青川市抓党建促环境整治常态长效机制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单位职责任务,制定各项工作任务清单及完成时限,同时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年度考核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任务落实。目前我市所有村屯全部进行了环境整治工作,达到了全覆盖,农村环境卫生得到了及大改善。建立由环卫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负责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体系,市财政投入34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现已购买垃圾清运车8台、移动站垃圾专用箱23个、垃圾收集箱3000个,现全部发放到位。为190个建制村拨付1万元环境整治补助资金。根据各乡镇地理位置、人口户数等实际情况,在12个乡镇各建设1座垃圾中转站,均已建设完成,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