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2014年农机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5-02-15 08:53:13
2014年农机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4年农机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在局党组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农机科开拓思路,认真谋划,扎实工作,积极进取,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全力做好春季农机化生产。二月份,市局下达《关于做好春季农机化生产工作的通知》,对全市春季农机化生产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在今年的春季农机化生产中,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共组织投入20万余台农机具大力开展机耕作业80万亩,土地深松作业15万亩、精量播种20万亩、机械施肥92万亩、植保作业600万亩,节水灌溉660万亩,为夏粮丰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证。为保证作业质量,举办各种培训班、技术讲座150余期次,培训机手1.2万余人次,接受农机技术咨询2000余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各县(市、区)安排专人负责,在每周一报送春耕农机作业进度,及时反映工作进展情况、具体措施、存在问题和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

(二)不断推进合作社建设水平。上半年,全市新增注册农机合作社26个,正在注册的农机合作社9个。截止到6月底,全市共有注册农机合作社370个。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局于3月份积极组织评选出第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制定了《***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并依据规定在各县(市、区)农机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市局审核、公示,确定东昌府区顺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等35家合作社为第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二是结合2014年农机规模化作业项目申报工作,进一步规范合作社建设。通过严格把关,精心组织,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选为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实施单位,我市上报。三是省农业厅公布了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我市推荐上报的2家农机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四是大力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生产服务。在今年上半年农机化生产中,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共完成作业服务面积达500余万亩,上半年服务总收入近2亿元。在今年三夏生产中,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小麦机收200余万亩,其中订单作业150余万亩,玉米机播160余万亩,共有40余个农机专业合作社600余台收割机进行了跨区作业,跨区作业量60余万亩,三夏作业总收入1.5亿余元。五是积极推动合作社推广先进农机化技术。充分利用合作社设备、人员、技术的优势,积极推动合作社推广免耕播种、秸秆还田、节水灌溉、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等先进农机化技术,大力鼓励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一条龙作业、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等,促进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其中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今年夏季积极推广玉米免耕深松全层施肥精量播种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0万余亩。

(三)圆满完成三夏农机作业。***市“三夏”麦收自6月4日开镰收割,14日顺利结束,全市604万亩小麦机械化收获602.3万亩,机收率达99.7%。麦收高峰期,全市上阵各类农业机械19.2万余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近1.76万余台,日收获面积达到138.4万亩。上阵玉米播种机2.6万台,夏玉米播种面积549.6万亩,其中机播面积546.6万亩,机播率达99.5%。小麦机收率及玉米机播率均创历年新高。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麦收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深入“三夏”农机作业一线检查指导麦收农机工作。5月底,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三夏”农机作业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三夏”生产的责任分工。二是部门配合密切。麦收期间,各部门高度重视“三夏”生产工作,集中力量保障麦收。交通公路部门落实有关车辆的免费通行政策,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石油供应企业备足油料,合理分配资源,中石化对农机加油实行0#柴油优惠0.05元/升的优惠。气象部门及时为机手提供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市电视台、***日报开设 “三夏”生产专栏,每天报道“三夏”生产情况,为 “三夏”生产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准备工作充分。麦收前,全市农机维修部门进村入户,强化机具检修保养,确保各类机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三夏”生产。共检修各类农机具9.5万余台(套),举办培训班100余期,培训各类农机人员2.8万余人,发放宣传材料4万余份,保证了麦收农机作业的高效开展。四是各项服务到位。麦收期间,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停止了一切休假,向社会公布了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安排专人每天统计上报麦收进度,仅市农机局接听各类咨询、求助电话200余人次。针对阴雨天气,市农机局成立了2个“三夏”农机化工作督导组,领导班子带队分赴各县区进行巡回督导,对作业机械进行科学调度,保持作业机械供需平衡。全市组建65个农机服务队,送维修、送技术到田间地头;及时给农机手发布天气预报、农机供需、市场行情等信息,引导作业机械合理流动;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立44个接机服务站,接待外地机械3660余台;成立了52个小麦抢收突击队和困难户帮扶队,帮助农村军烈属、孤寡老人和缺少劳力的农户搞好农机服务,保障了“三夏”生产顺利进行。五是宣传效果明显。“三夏”期间,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加大对农机补贴、维修保养、跨区作业等工作的宣传引导力度,督促农机作业进度,突出宣传农机作业的好典型、好做法,为“ ……此处隐藏835个字……动,从业资格证的办理以自愿为主,农机手为节省考试考核的费用,积极性不高,农机部门存在畏难情绪和怕惹事的心理,工作力度不大。二是新版非税收入票据数量不足。当前票据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要求下发票据必须全部上缴才能领取新票据,由于省站下发的票据数量很小,导致部分县票据周转不开,影响了工作进度。三是农机购置补贴的影响。今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开展较晚,时间上影响上半年工作的进度;实行全价购机,影响农民购机热情,新购机农户减少,参加考试考核的新机手大幅减少。

(二)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水平不高。由于受耕地规模、经营收入、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低,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

(三)跨区作业组织难度加大,机手效益下降。跨区作业工作进行了多年,机手对跨区作业目的地情况、人员等相对较为熟悉,一些老机手不愿参加农机部门组织的作业队,往往合伙或单独外出作业,影响了作业市场秩序。再者,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影响下,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逐年加大,致使夏季跨区作业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机手经济效益逐年下降,机手参加跨区作业的积极性逐渐降低。

(四)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进展缓慢。经济作物机械保有量比较少,机械化程度较低,对机具及技术的引进、推广、示范、宣传还不够。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加强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按照省局“五有”标准,加快合作社建设进度,提高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全年新发展农机化服务组织200个,其中注册的农机合作社60个,总量超过400个,全年新发展“五有”规范化合作社20个,规范化合作社超过100个。一是搞好省合作社扶持资金的实施,对部分发展潜力大的合作社加强扶持指导。二是加强对合作社指导服务,不断引导合作社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三是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不断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较好舆论氛围。

(二)进一步提高玉米机收水平。一是加大玉米机械推广力度,全年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力争达到1200台以上,玉米机收率超过90%,对各县市下达玉米机械推广及玉米机收作业任务。二是做好秋季跨区作业。积极引进外地玉米收获机,全市引进外地玉米收获机1200台以上,确保达到玉米机收水平和面积。三是积极召开现场演示会,各县市区都要召开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增强群众认识和普及程度,促进玉米机收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积极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技术。力争全市免耕播种机推广150台以上,小麦保护性耕作面积超过240万亩,覆盖率达到40%,继续保持省内领先位置,完成机械化深松面积70万亩。一是继续搞好示范基地建设。每个县都要建设5000亩大方,小麦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的乡镇要建设500亩的示范基地。二是继续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现场演示会、技术培训班。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三是大力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土地深松、肥料深施、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加快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步伐。

(四)大力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一是加强机具推广,力争推广棉柴拔除机械100台以上、花生收获机械10台以上。二是召开花生机械化收获现场会,承担项目实施的县市区和花生种植面积较大的县市区要先行一步,积极探索花生机械化收获经验。三是搞好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尽量在交通要道、人流密集地段和主产区设立示范基地,每个县市区要建立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基地一处。四是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要采取举办培训班,产品演示会等活动,提高群众认识和应用机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我市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

(五)稳步开展农机修配管理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一是做好四、五星级文明维修网点申报工作。按照省修配站部署安排,组织各县(市、区)筛选上报,指导维修网点搞好建设。二是继续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到四个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购置补贴、监理工作、合作社建设相、维修网点创建相结合),四个严格(严格报名、严格公示、严格考试、严格归档),全年实现职业技能鉴定超过1500个,继续保持省内领先水平。

《2014年农机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