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4-01-22 18:20:02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本文共17871字]

同志们:

根据培训班的安排,现在我就“为什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各位书记一起进行研究探讨。 

一、“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里总共讲到了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是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着力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为什么说“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想我们可从以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民群众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原料、市场、劳动力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近几十年来城乡差距还在进一步加大;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无论是农产品的数量还是农产品的质量都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加上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长期不足、农业生产条件严重滞后,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农村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大的短板。而农产品是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小康目标的实现,又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大局稳定。第三,从现实状况来看,“三农”问题还比较突出,是国民经济整个链条里面最薄弱的环节。农民的问题,我国有7.9亿人口长期生活在农村,这部分人主要表现为收入水平低,增收难度大,与城市居民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这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特别是一些低收入户、贫困户处于深度贫困状态,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村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农村面貌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公益事业发展滞后。有人形象地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中国的农村像非洲。农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农民文化素质、农业产业化程度、农业发展质量都比较低,农业技术人才不足,农村劳动力老化问题突出,不能适应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需求。农机化普及率低,信息化建设滞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不能生产更多的有机绿色品牌农产品,造成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加上国际市场对中国农业的围堵打压,中国买什么什么贵,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凡是丰收的农产品价格肯定低,甚至无人问津,以上都是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我们要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这三大问题。可以断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繁荣,就没有全社会的繁荣;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就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说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真正摆上优先位置。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导思想,就要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在具体工作举措上,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是重大决策,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75年,彰显了中央坚定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决心,是一个政策“大礼包”,给了农民一个“定心丸”。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时间节点与第二个百年战略构想高度契合,既稳定了农民预期,又为进一步完善政策留下了空间。2016年底中央下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土地承包“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农民群众可以自愿进行土地流转或者有偿转让退出土地。这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是从土地革命开始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进入现代化必须做好做足土地的文章,让土地从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到集中统筹使用,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在农业发展中当前要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拓宽增收渠道。怎么样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首先在一产上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主导 ……此处隐藏13943个字……向农村聚集。认真落实县级领导联系指导、部门结对帮扶和农村指导员等制度,努力为村里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县里要求农业部门积极向上争取产业类项目和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要履行好指导和监督职责;财政部门要加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的扶持力度;国土部门要积极为村级发展集体经济提供用地保障。也要求其他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共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计。

第三,要强化考核激励。考核是推动工作开展的一根指挥棒,也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县里已经出台42号文件,在2017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中,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镇、村干部考核挂钩。今年初,根据县委领导要求,我们农办协助县委组织部加强调研,提请县委研究出台了《响水县农村村居干部工资报酬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和《响水县村居“项目书记”奖励考核暂行办法》两份文件,村居“三大员”工资分为基本报酬、绩效考核报酬、奖励考核报酬3个部分,村书记报酬从原来2.06万元增加到3.51万元,年可增加报酬1.45万元左右,另外还享受岗位补贴和养老补贴,最多的村书记如再引进1-2个项目,年报酬可接近10万元,最少的村书记年报酬也达4万元以上。在大幅度的提高绩效工资报酬待遇的同时,我们也加大对村干部的考核力度,出台了考核文件,实行百分制考核。突出对村居干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和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项目书记”的考核分为4个大项,每完成1项奖励村居2万元,其中奖给村居书记1万元。建立村干部待遇与集体经济绩效挂钩机制,在规范报酬发放的基础上,将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村干部“绩效奖励”的内容,适当拉开差距,调动了村居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增强“四个意识”,做一个优秀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 

去年1月29日中央首次公开提出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意识”中的前两个,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以前经常出现在中国政治话语系统之中。而“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在近年才成为政治热词。“四个意识”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政治治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就是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任何时候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为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息;增强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权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主动全面地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十九大精神看齐,向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看齐,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习总书记曾经对如何当好县委书记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总书记概括为“四有四人”,就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虽然“四有四人”是对县委书记提出的要求,但我想这对我们当好村居书记也是完全适用的。村党组织书记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心骨和带路人。俗话说: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谚语说“一只狼领导的十只羊可以打败一只羊领导的十只狼”也是同理。外地和本地经验巳充分证明,凡是集体经济发展得较好的村,都有一位德才兼备一心为公的村支部书记。如何践行总书记的要求,当好我们农村最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和一线总指挥,这里我想讲三句话,和在座的各位书记共勉。

第一、精气神要足。组上织把大家放在村支部书记这样一个关键岗位上是一个极大地信任,是重重地托付。从履职上任第一天开始,大家就要提醒自己,接力棒就在自己的手上,任何一丝怠慢和松懈就可能影响到结果。村居书记是两委班子里的班长,是全村干部群众的领头人,首先要有一心为公、诚心为民的好思想,一事当前,首先考虑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常州市黄金村书记严清海有一句名言:“只要心为民,黄土变成金”。村书记干工作还要有精气神,你们有激情,有干劲,两委班子才有士气,有动力。你们如果没有抱负,得过且过,温吞水,没有干劲,那其他人怎么会干?怎么可能干好!书记干的怎么样,最后都要交答卷的,群众都要作出公正评价的,如果几年以后还是涛声依旧、面貌依旧地离开书记岗位,那对组织、对老百姓、对天地良心都交代不过去!所以大家既然到了这个岗位上,就要沉下心去,一门心事地为群众、为集体经济发展多做实事,将来既为一方百姓留下一些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自己留下一段光荣的历史和充实的的回忆!

第二、实干精神要强。上项目、谋发展从来就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搞能成功的,在土地流转、资金筹措、项目实施、生产管理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是实打实的,不能玩虚的,玩空的。只有实干才能见到效益,如果村支部书记没有顽强的意志,没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沾轻怕重,避难就易,集体经济的发展一遇到困难和问题就垂头丧气,半途而废,就会给村级组织和农民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对定下来的发展项目要咬定青山,一抓到底,抓出效益,抓出成绩来。还有的村干部私下说现在上面的监督检查、问责追责都那么严,搞集体经济的工作难度又那么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心态肯定是要不得的,表面上你看这是工作谨慎起来了,我分析一下其实有两条:一个就是心中私字重,不想去做;第二个是心中没底,不知道怎么样去做。当然,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但只要你是为了集体,为了群众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就应该允许试错,应该宽容失败。而不敢做、不敢为,凡事拖拖拉拉,耽误工作、延误事业这是不可原谅的。有人和我说我们个别村就有这种风气,交给他的事,他都说好的好的,转身什么事都没有做,什么回应都没有。村书记这个岗位是个讲实干的平台,不想干事业的人是没有你的位置的,趁早洗洗睡去吧!

第三、自身要求要严。发展集体经济离不开资金、项目,天天要和人财物打交道。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村书记的权力也不算小,面临的诱惑也不少,作为村里的一号人物,有的人会盯着你,围着你转,有人在研究你的兴趣爱好,七大姑八大爷,有的用心不良的甚至想方设法把你拉下水。我们讲工作上要甩开膀子,大胆实干,但在个人的操守品行上要严格要求,守规守矩。以往有人说过,在监督村书记问题上,上级离得太远,群众监督太虚,现在各层各级对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理的网编织的也是越来越密,大家一定要好之为之,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万万不能得手为财、想乘机捞一把,弄的不好会阴沟里翻船的,要时时处处自警自省,牢记当干部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干部的古训,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算好利益账、法纪账、良心账、健康账,把好人情关、权力关、金钱关,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对个人的利益地位,大家要多一份淡泊,少一份计较,想的开一点,不要在个人利益上太纠结。 

总而言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关键在于村支部书记,也就是关键在于在座的各位。如果你们思想不解放,思路不开阔,没有奉献精神,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根本就是一句空话。县委组织部用三天的时间来请大家参加培训,目的就是要你们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做一名称职的村强民富的领路人,为新时代响水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今天就和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本文共1787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