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家乡》纲要<?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市**县第一小学
一、课程基本情况
开 发 人:校本课程领导小组
主讲教师:裴海燕 裴爱英 王胜男 狄小平
课程来源:创编教材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时间:2008年9月——2009年6月 每周一节
授课对象:四、五、六年级
二、课程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家乡》的开展,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传统、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熟悉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景观,增强适应环境和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将来为生为家乡人建设家乡而自豪,更好的承袭和发扬本地区的优良传统。
三、课程目标及内容安排
四年级:了解家乡
年级目标:
1、了解**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
2、了解**自然风光、物产资源,增进对家乡的了解与亲近感。
3、收集并交流**境内流传的谚语、传说,增进对**文化的了解,激发自豪感。
年级内容:
第一单元:自然风光
第二单元:物产资源
第三单元:谚语、传说
1、**地理位置
2、关外第一泉——**温泉
3、道教圣地——金阁山
4、潮**上游蓄水量最大的水库——云洲水库
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海陀、黑**风光
6、朔方屏障——舍身崖
7、夏日乐园——冰山梁
8、远古奇迹——恐龙脚印
9、**最古老的溶洞——九连洞
10、白**头——九**
2、学校教导处与年级组协调制订课程教学实施计划,年级组负责,任课教师完成,学校教导处审定。
3、各科《教学进度表》由教研组教师共同商定填写,教导处审核并备案。
4、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教师要认真对待,做到每课有教学设计;教研组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集体备课;教导处将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
5、上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教师要遵循课堂教学的组织规律,善于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注意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的运用。
6、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适量科学的作业,并进行认真批改,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要进行讲评并做好记录。
7、教学辅助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组织各种讲座、比赛、表演、参观等实践活动,提倡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8、测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任课教师要严格执行命题审批手续等方面的要求,认真对待考试与考查,积极建立题库;认真撰写试卷分析,改进教学工作。
9、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
五、教学研究
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条基本途径,强化校本研训一体化。
1、集体备课,认真研究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2、坚持开展“三课”研究。即青年教师展示课,教研组重点内容研讨课,主题性研究课。通过课例研讨,达到同伴互助。
3、强化反思意识,促进教师对新课程实践的思索与改进。
4、多种途径开展教材教法研究
(1)集体研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需要落实,一些困惑需要澄清,一些热点焦点问题需要碰撞,通过组织集体研讨来解决。
(2)校本培训。请本校有经验的教师针对教师课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做校本培训,请用过新教材的教师对准备用新教材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
(3)学习提高。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制订优惠政策、奖励措施,鼓励并组织教师到外面学习,通过开展读名家的书、说名家的事、听名家的课、走名家的路等活动,鼓励青年教师从名师那里汲取精神营养,感受追求的快乐。
六、课程评价
通过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完善、教师不断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监控课程的实施状况。
教师评价:
1、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
2、通过《教师教学量化管理制度》,从职业道德、专业水平、课堂教学、成长发展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
3、建立了教师成长档案,倡导并鼓励教师个性化设计自己的档案,真实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记录自己教学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学生评价:
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实施公平、公正、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坚持“过程、发展”的原则,通过即时性评价、评比栏、素质评价手册等形式,突出评价的激励性。
2、在英语、语文学科尝试了等级评价卡的使用,每月分别从听力、口语、书写、单词、朗读、表达、习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考察学生语言的学习情况。
3、通过考试和活动等方式考查学生的各学科成绩,为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个性特长的发挥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