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多篇】

时间:2025-04-28 08:53:32
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多篇】

[概述]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病、扔、丢、变、黑、仔、细、串、己”10个生字的字音,读准带有轻声的词语“清清的、绿绿的、黑黑的、臭臭的”,并积累这些词语。认识笔画“横折折折钩”。能在老师指导下描摹汉字“扔、生、光。”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

3、能用比较规范、连贯的话说说小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4、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不能随便扔垃圾,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识记10个生字并认识笔画“横折折折钩”。在语境中理解“仔细、不好意思”的意思。能用规范、连贯的话说说小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说说你在哪儿见过小溪,它是怎么样的?

2、读句子:“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

3、教“的”:开火车读词语“清清的、绿绿的”(“的”读轻声)

学写“清”。

4、听故事,看动画。想一想:小溪生病时变成了什么样?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一)学习1~3节课文

1、听后交流,读句子:“过了些日子,小溪变了。溪水黑黑的,臭臭的。”

(1)教“变”:学生读准音——给“变”找朋友(扩词)

(2)教“黑”:它的反义词是什么?(白)

2、出示课题。《小溪生病了》

(读准“生病”两个字的后鼻音。)

3、再听故事,思考:小溪为什么会生病?

4、交流。

5、学生字:“扔、丢。”

(1)教“扔”:正音——认识新笔画“横折折折钩”——书空右半部分——动作演示:体会为什么是“扌”。

(2)教“丢”: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6、读第2节。(自由轻声读——分组读。)

7、师生接读1~3节。

(二)学习课文4~5节。

1、出示4~5节。

2、读词语:“自己”“仔细”。

3、小组自学生字“己、仔、细”

4、轻声读4~5节——指名二人读。

5、做填空题:“小动物们自己当( ),再也不把( )、( )和( )往小溪里扔了,小溪的病好了。

6、学生质疑。

小动物们为什么急了?

小鸟为什么说:“你们自己就是医生?”

小动物为什么不好意思了,他们在想什么?

7、小组合作,选择问题讨论。

8、交流。

9、小组赛读4~5节。

(三)学习课文第6节。

1、出示第6节。

2、自学生字“串”: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串”?

3、三人分句读。

4、同桌互读。

5、配乐朗读。

6、说话练习:小溪病好了,它( )地对小动物说:“( )。”

进行换词的练习,如“高兴、开心、兴高采烈”等,以此体会小溪快乐的心情。

三、指导描摹

1、出示“扔、生”,读一读。

2、复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练习书空。

3、观察老师在田字格内书写“扔、生”。

4、描摹“扔、生”。

四、复习巩固

1、捉螃蟹游戏。

(巩固词语:生病、扔掉、丢失、黑色、自己、仔细、一串串、变化)

2、配乐朗读全文。

3、课后作业: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4、小结:地球是我们家园,我们人人都要爱护它。希望小朋友都有环保意识,让我们上海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 篇二

教学要求:

1.认字:认识15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学习多音字“乐”。

2.写字:学习写7个字。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在读书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教学课件

课前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去中山公园看古树,将师生与老树的合影做入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引入:孩子们,上周六我们去哪了?(出示课件中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课题:一周过去了,我们还沉浸在和老树爷爷在一起的快乐之中,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老树的故事吧!

二、新课教学:

1.带读课文:老师大声读,请你小声跟着老师读。

2.教师画出老树。

3.测读字卡:读一遍本课的生字,将学生不会的生字贴在老师画的大树上。

4.指读课文中学生已经认识的生字。

5.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学这些字。

(2)互相帮助读读课文。

(3)摆字卡互相检查。

6.师生合作学习生字:

(1)“小老师”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2)同学们自主提问、相互解答。

7.四人讨论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你们想怎么学?(组长汇报)

8.四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吧!

9.汇报学习:以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而进行。

10.教师准备指导的教学重点:

(1)结合学生们看到老树的感受体会:“你怎么这么大?”

(2)引导学生想像:“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小鸟会和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3)结合教学课件中的漂亮的小鸟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礼服”?

(4)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11.练习背诵课文。

12.指导书写:

(1)练习描写字本。(前面合作学习时,选择学习写字的小组,下座位去指导别的同学。)

(2)你会写哪个字就把那个字再描一遍。

(3)请“小老师”教书写。(同学们可自主提问)

13.提问:要过新年了,你想对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三、课后参与学习活动:把老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罢,你也可以再去找一些有关老树的资料。

2.小学 ……此处隐藏4121个字……,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

⑥地气异常。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⑦电磁异常。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最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或是关闭的荧光灯夜间先发红后亮起来。

对于这些大地震的前兆,我们聪明智慧的先辈们都编了顺口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①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②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③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小结:

同学们,当以上地震前的种种异常现象集中出现时,我们就千万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也许,一场大地震可能就要来临。

3.地震自救

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持逃生通道畅通;②尽量远离大型家具等可能给人员造成伤害的物体③第一时间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大的晃动时间为1分钟左右。这时请你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④待一波大震动结束后,迅速、有序地撤离到空旷地带,并蹲下、保护好头部。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地震以及在地震中如何逃生的知识。一定要记住,在危险来临时,不要盲目的慌张,要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安全逃避危险。

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个位和十位的计数单位,知道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2)能力目标: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能正确说出每个数的数位和数位上的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2)教学难点:能正确说出每个数的数位和数位上的数。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学会了100以内数的组成,现在我想考考大家,听仔细呦

1、(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4个十和2个一组成()

(4)3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从51数到100

3、这节课,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它是谁呀?(出示计数器)

复习数位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个、十)对!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7?”(指名回答,并上来拨珠子)

“对!因为17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沙上拨7,在个位上拨1。”(并指名回答这样写和读17这个数,可指名上来板书)

4、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1这样用计数器表示?”(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21由2个十和1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2,在个位上拨一,写作:21读作:二十一)

“其实20以上数的读写和20以内数的读写是一样的。”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100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新课起航

老师买了一些铅笔作为奖品,要奖会动脑筋的爱举手的小朋友,大家能帮老师一起来数数吗?

1、教学例4。

出示2捆铅笔(每捆10支)和4支铅笔。

问:

①我手上拿了几支铅笔?为什么?《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②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说说你拨珠的理由。《启发学生说出2捆铅笔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4枝铅笔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

③读一读计数器上的数(指导读)

④写一写这个数(指导写)

2、教学例5。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个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例6。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9颗后提问:“再拨一颗是几颗?10个一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学生边拨边回答。(10个一是十,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一颗。)

(2)在十位上一个一个的拨,拨9颗后提问:“这9颗算珠表示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10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

同桌讨论、交流后回答。(10个十是一百,在计数器的百位上拨一颗。)

(3)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试着写出这个数,并读一读。

写作:100读作:一百

比一比谁写得整洁、美观。

(4)对着计数器上的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什么。

回答后打开书35页,填在书上。全班齐读两遍。

教师小结并板书: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的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及数位顺序表。)

课堂练习

1、(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2、练习:第35页做一做第3题。

作业安排

课本第36页第4题。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多篇】范文。

《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