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
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
——记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社区民警唐积桐
在宝应县公安系统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身边的群众一贯怀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为一个警察,他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情系着情。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陈先岩式”的社区民警、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苏中社区警长唐积桐。
今年48岁的唐积桐,干上警察这一行可说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班长、副连长一直干到副营职干部,唐积桐经受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显示出一个军人的赤胆忠心和铮铮铁骨。特别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他5写血书,主动要求参战。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唐积桐经历了25个日日夜夜,他所在连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伤亡,最小的只有18岁。这一切都使唐积桐刻骨铭心,他常想,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算是万幸了,这样的生命其实已不属于哪一个人,更不应该一味地用来享乐甚至虚度,而应该用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惟有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战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积桐先后在沿河、南门、城中等派出所担任警长,十几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线,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情况,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和依靠社区群众,构筑起让居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平安社区。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宝应县十佳社区民警、十佳爱民标兵警察,扬州市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创建工作行进个人、十佳政法干警,并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为“陈先岩式的好民警”。2014年11月,宝应县公安局作出决定,在全县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中开展向唐积桐同志学习的活动。
“社区就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
唐积桐自从穿上警服,就一直对社区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么多年来,眼看他的荣誉越来越多,他也有好几次变动工作的机会,可他舍不得辖区的居民。他常说:“社区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上千户家庭、数千个居民,是我服务的对象,时时刻刻我得替他们着想!”
2014年5月,宝应城区派出所进行了整合,唐积桐第一次来到了城北派出所苏中警区工作。这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大难”社区,原是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常驻人口10000多人,暂住人口1100多人,仅私房出租户就有370多家,而且还有不少的政府机关、学校和金融单位,什么娱乐休闲场所、酒楼饭店等更是比比皆是,这里以前一直是各类刑事案件的高发地段,没有谁也在这儿“栽跟头”。熟悉唐积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亲友也劝他“识点时务”。但唐积桐却一脸的不在乎,他说:“在哪里工作,都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好在还没有改变我的社区老本行,半年吧,给我半年的时间,干不好,我请求处分!”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赢得群众,扭转局面,唐积桐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条街巷胡同。那段时间,他一边深入宣传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性,争取社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边广泛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那时,苏中警区东片家家户户无门牌、错门牌、重门牌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但给群众的收发邮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对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积桐到任后,立即着手科学合理地编制门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说是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钉门牌本不是唐积桐的事,可他却亲自背上挎包、担条毛巾,一家一户地上门安装。为了不损害居民家墙面的瓷砖,他先用毛巾将墙面擦干净,然后用自费购买的玻璃胶粘门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经常被玻璃胶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锉锉,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则需要用射钉枪安装,钢钉打进水泥墙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隐隐作痛。就是这样,他一个人做三四个人做的事,最终将数千个路牌、门牌安装完毕。居民们见老唐这样能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当作自己人。
唐积桐常说,社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为纽带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更要有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能愿意与我们打成一片,与我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积桐的管段里,几乎每户居民家里都会有一张他送上的“警民联系卡”。别看这张卡片小,但他却把老唐和广大居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上面的电话号码也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每次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唐积桐都会对群众作出同样的承诺。时间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难事,如水、电、煤发生故障,下岗待业、夫妻不和、家人患病、住房紧促、子女就读,甚至阴沟堵塞等都爱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庆事,也都爱找他。因为将心比心,因为设身处地,居民群众把唐积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其实,唐积桐在心里,又何尝不是每时每刻将社区的每一户居民当作自己真正的亲人啊。
“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每一个人不需要什么理由”
社区是个大家庭,不管贫贱富贵,不管长住短住,唐积桐都把他们当作是大家庭的一分子,全心全意地去关心其中的每一个居民。多年来,唐积桐总是这样告诫和要求自己: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以鱼水之情善待社区居民群众,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虑,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难、我有所救。就拿他现在管辖的苏中社区来说吧,社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顾,谁家有什么困难需要及时帮助,甚至连谁家的电路老化、存在隐患,谁家的阳台上堆的什么易燃杂物,他心里都有一本详细的账,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活档案”
有一年春天,唐积桐到平安巷贫困居民老吴家走访,见老吴卧病在床,同老吴一起下岗的老伴也精神不振,老唐心里感到十分难过。此后,他就把老吴家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不怕跑腿,不怕磨嘴皮,同居委会干部一道与民政部门打了不少的交道,最终为老吴家争取到了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金,解决了老吴的燃眉之急。老吴含着眼泪,握着唐积桐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社区里有户姓郁的人家,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爹爹和孙子二人。小郁原在技校学过烹饪,但因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脾气变得有点古怪,加上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朋友的拉拢,逐渐地滑上了歪道。爹爹管不住孙子,内心非常着急。唐积桐了解这个情况后,三番五次,主动上门做小郁的思想工作,教会他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并帮他在县城的一家饭店里找到了一份厨师的工作,终使小郁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感动得小郁的爹爹逢人就夸老唐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
今年春节前夕,苏中新村有户姓王的人家,父子因长期矛盾,积怨太深,差不多就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随时随地都有激化的可能。老唐哪有心事忙自己家过年,三天两天地往家跑,分别与王家父子促膝谈心,并会同司法科、居委会的有关 ……此处隐藏16828个字……颜”,让荆州区乃至荆州市的好人们都来关心帮助困难儿童。
目前,刘建平和他的“建平特困儿童帮扶协会”帮扶的106名困难少年儿童,已有近一半的对象已脱困,还剩下的58名“儿女”在刘建平的奔波努力下,有40多名也已找到了新的“爸爸妈妈”。在刘建平办公室的台帐上,记录着“儿女”们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学习成绩,他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成长,督导新的“爸爸妈妈”们履行签约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儿女”的吃饭穿衣读书的问题,他不用愁了。但这些“儿女”的学习成绩和道德思想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歧视等种种原因也或多或少的落后于其他学生,刘建平便结盟长江大学百名大学生志愿者,对这些“儿女”实施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和道德思想的跟踪“帮扶”。 xx年5月23日,经过刘建平两个月奔波组织,在荆州人民剧院上演了一场名为“弘扬延安精神,帮扶弱势群体”的义演晚会,吸引了数千名爱心市民,同时也陶冶了“儿女”们的思想情操,激发了他们自信、自强的拼搏精神。
从警16年来,刘建平忠实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带头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扎根基层、坚持默默奉献。由于他工作成绩显著,年年被评为分局先进工作者,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xx年被评为“荆州好人”,xx年被荆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十佳政法干警。xx年被省公安厅荣记个人二等功。
第五篇:派出所社区民警先进事迹材料3
派出所社区民警先进事迹材料3
个人感悟:
“干工作要对得起自己领的工资,当警察不要有损头顶的国徽”。
实实在在当好每天警察,扎扎实实干好每件小事。满意是相对的,要让群众不断从不满意到满意,满意不是让人民仅用语言讲出来,是让群众切身真实感受到。
“不能英雄以自居,也要正直而自豪
”。说着简单,做来艰难,克己平常心,力行言一致。工作中,时常自省、自问,如果我是:到公安机关办事的当事人,被盗、被抢、被侵害……的受害人,换位思考,深刻理解群众所难,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警察,是为社会减少犯罪保平安,绝不能给群众增添麻烦造混乱。警察,执的是国家明典的法,行的是人民赋予的权。自己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一言一行代表国家法制的尊严,也体现个人赤诚肝胆。
同志、、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获新城区执法满意民警;评为新城区优秀共产党员;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评为市优秀警务室民警。
同志在社区民警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始终牢记宗旨。求真务实,情系群众,心怀责任,履行职责,为党在群众中形象增辉,为群众与政府架起勾通的桥梁。
一、情系群众,心怀责任
“干工作要对得起自己领的工资,当警察不要有损头上的国徽”。做到“腿常跑,嘴长说,手常动”。深入到辖区,组织安全防范检查隐患,了解民情化解矛盾纠分,提出三个不:发现隐患不整改,不放过;发现群众困难,不解决不放过;发现矛盾,不化解不放过。
家住辖区115街坊下岗职工。11月被确诊患脑瘤,手术后,该马半身偏瘫,言语、行走困难,精神反常,对妻子经常打骂,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妻子躲回娘家,并向提出离婚。该马架着双拐,到妻子娘家砸门,并扬言要报复纵火杀人。
得知情况后,及时对规劝,多次登门谈心,有效地控制了情绪;又多次对王艳及娘家人劝解,防止矛盾激化。虽多次调解无效,但经过耐心劝解,坦然地接受了法院最终判他和王艳离婚的事实。此后,民警又和其谈心,拉家常,当得知为了生活便利,想将户口转到韩森寨派出所,他拿着的户口材料,很短时间内让足不出门就转了户口。
常说“救急不救穷”,但让一个人重树生活信心,必须先救穷。拉着找办事处、社区为其办理了低保。了解到会修理电器这一特长,又帮其找摊点,挂牌子,让自食其力中得到快乐。当拄着双拐将一面写着:“同舟共济,警民情深”的锦旗送到派出所。并没有在阶段性成功之后止步,他将建为一帮一关爱、帮扶对象,逢年过节买米送油,送一丝温暖,定期登门走访,道一声平安。
正是在一个普通民警的点点滴滴关爱下,将一个可能铤而走险的治安危险人,重拾生活信心,自立、自信、幸福地生活。
二、严格执法,苦练基本功,细微之处展警风。
社区民警,不像刑警那样,风光的携枪驾车破大案、抓重犯,但同志多年来,对辖区了解像活地图,对人口撑握如电脑。正是凭着细致的工作,过硬的作风,在执法过程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在接到辖区一单位报称,保安在制止一女青年以找人为由在公司乱窜,该女青年大喊大骂。他快速赶到现场,凭着敏锐和经验,盘问证实该女青年吸毒,并审查出该女青年刚刚在该公司偷了一个职工的钱包。当将这个叫李侠的吸毒盗窃的女青年带回派出所时,正好又有一家公司前来报案办公室财物被盗。他又敏锐并案,让李侠在事实面前认罪。在把李侠关进看守所三天后,同志在家观看省电视台播出一段一个可疑女青年出入南郊某公司办公室盗窃2万元现金监控录像时,从长像衣着,做案特点,断定这个女青年就是李侠。次日再次审讯李侠,李侠在交代此案犯罪过程后感叹地说:“我碰见柏警官,就算是栽到家了。”
三、内强素质,不辱使命,平淡之时见党性。
同志常以“不能英雄自居,要以无私正直自豪”自勉。严格律已,平时养成了,在工作中体现了一个政法干警良好的修养。
在对“”执迷者王德银、郑秀云夫妇感化帮教时,因同志将郑秀云关进过看守所,把王德银送到过改造学习班,王德银、郑秀云夫妇对他产生敌对心理,登门走访时常被拒之门外,一次王德云之女并对同志推搡辱骂,吐口水,所领导知道后,组织民警对其王德银之女传唤调查,并拟报请对其治安拘留。毅然从工作出发,舍弃屈辱,主动找领导建议,把治安拘留变更只对其警告,从而感化了王德银、郑秀云夫妇,使他们两人态度转变,主动配合帮教监督。
四、践行践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平安、满意。
11月被调入爱民社区分管韩森寨一村警务工作。韩森寨一村出租房屋多,暂住人口多,撬门、溜门入室盗窃案,电动、摩托车被盗案高发,治安混乱,人员混杂,安全防范不到位,严重影响群众的安全感。
通过走访、调研,提出只有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变管理为服务,实现利益、责任、义务互信的警民双赢。到院落、暂住户家里去,变生硬、粗暴的清查、整顿为亲切走访、交流,宣传防范,启发自我防范意识,根植责任与义务。
巷不漏户,广泛宣传,耐心说教指导,规范登记,巡逻检查,将一个院落看做独立小区;房东视为一个独立治安责任人;变繁琐为快捷的备案身份证复印件
;将院落大门进行24小时出进锁闭;引导暂住人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相互提醒、关照;民警定期检查、督促。房东、房客、邻里、民警相互信任、理解、支持、监督。推出从院落做起加强城中村治安防范。抓获网上逃犯两人,查获吸毒人员两名,化解矛盾十余起,使社区安全状况和警民关系有了明显改观,发案率大幅下降,受到辖区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同志用点滴工作,取得了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区,“立警为公,执法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