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初三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新版多篇

时间:2024-09-29 11:52:57
初三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新版多篇

【引言】初三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新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三化学重点复习资料 篇一

1、合金的概念: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①合金可以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不一定全部由金属组成。

②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③合金是几种成分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合金不是几种成分简单地混合而成的。

④合金中各成分仍保持自己的性质。

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的性质比较:

金属熔合了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因而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纯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

①合金一般比其组分金属的颜色更鲜艳。

②合金的硬度一般应工组成它的金属。

③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成它的金属。

④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一般强工组成它的金属。

⑤合金的导电性、导热隆能一般差于组成它的金属。

3、生铁和熟铁:

①生铁和熟铁:生铁是指含碳债在 2%一4.3%之间的铁合金,熟铁是用生铁精炼而成的较纯的铁,含碳量低于0.02%。

②生铁与铸铁:铸铁是生铁中的一种,是指可用来铸造的生铁,通常指球墨铸铁。

③碳素钢的性能与含碳址有关,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但韧性越差;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但硬度越小。

④纯铁与日常生活中铁的颜色差异日常生活,我们接触的铁一般不是纯铁,而是一些铁的氧化物或含铁的混合物,故我们常见的铁的颜色是黑色的,但它并不是纯铁的颜色,纯铁的颜色是银白色的。

初三化学重点复习资料 篇二

氧气的用途作用:

1、冶炼工艺 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而且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足以维持炼钢过程所需的温度,因此,吹氧不但缩短了冶炼时间,同时提高了钢的质量。高炉炼铁时,提高鼓风中的氧浓度可以降焦比,提高产量。在有色金属冶炼中,采用富氧也可以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产量。

2、化学工业

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3、国防工业

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

4、医疗保健

供给呼吸:用于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例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时。

5、其它方面

如:它本身作为助燃剂与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配合使用,达到焊割金属的作用,各行各业中,特别是机械企业里用途很广,作为切割之用也很方便,是首选的一种切割方法。

过度吸氧负作用:

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保尔·伯特首先发现,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同样。氧气瓶氧气瓶人如果在大于0.05MPa(半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对所有的细胞都有毒害作用,吸入时间过长,就可能发生“氧中毒”。肺部毛细管屏障被破坏,导致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进而使各脏器缺氧而发生损害。在0.1MPa(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就会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人在0.2MPa(2个大气压)高压纯氧环境中,最多可停留1.5小时~2小时,超过了会引起脑中毒,生命节奏紊乱,精神错乱,记忆丧失。如加入0.3MPa(3个大气压)甚至更高的氧,人会在数分钟内发生脑细胞变性坏死,抽搐昏迷,导致死亡。

此外,过量吸氧还会促进生命衰老。进入人体的氧与细胞中的氧化酶发生反应,可生成过氧化氢,进而变成脂褐素。这种脂褐素是加速细胞衰老的有害物质,它堆积在心肌,使心肌细胞老化,心功能减退;堆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老化和硬化;堆积在肝脏,削弱肝功能;堆积在大脑,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人变得痴呆;堆积在皮肤上,形成老年斑。

缺氧和富氧对人体的影响:

氧气浓度(%体积)---征兆(大气压力下)

100%---致命/6分钟;

50%---致命/4-5分钟经治疗可痊愈

>23.5%---富氧,有强烈爆炸危险

20.9%---氧气浓度正常

19.5%---氧气最小允许浓度

15-19%---降低工作效率,并可导致头部、肺部和循环系统问题

10-12%---呼吸急促,判断力丧失,嘴唇发紫

8-10%---智力丧失,昏厥,无意识,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恶心呕吐

6-8%---8分钟;

4-6%---40秒内抽搐,呼吸停止,死亡。

初三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资料 篇三

考点1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考点2溶液的形成

明确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

考点3乳浊液的乳化

往水和植物油形成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从而达到洗净的目的。

考点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

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浓H2SO4;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NH4NO3

初三化学重点复习资料 篇四

1、溶解概念: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扩散的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和分子(或水和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2、物质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

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是物理过程,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

3、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a.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溶解于水。

b.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c.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几乎不变,如:NaCl溶解于水。

4、常见冷冻混合物:

在生产、生活中常用冰作冷却剂,但冰只能提供 0℃左右的低温。一些医疗和研究单位常需要更低的温度,提供低温较方便的方法是用冷冻混合物。

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 篇五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

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O2=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2H2↑+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2O=Ca(OH)2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C+O2=CO2不充分燃烧:2C+O2=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S+O2=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相关知识点:(1)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2)在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3Fe+2O2=Fe3O4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1)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在铁丝下方挂一根点燃的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3)等火柴快燃尽在伸入集气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气,铁丝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引燃;(4)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避免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9.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4P+5O2=2P2O5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

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H2+O2=2H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C+2CuO=2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

相关知识点:(1)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2)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

2

;(3)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4)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6)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

12.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H2+CuO=Cu+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2)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2

中。使CO2

不纯;(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映,产生CaSO4

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4)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解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相关知识点:CaO俗名为生石灰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CO+O2=2CO2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 篇六

1.物质的组成

(1)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

①H2O2和H2O

②CO2和CO

③KMnO4和K2MnO4

④Fe2O3和Fe3O4

(2)某些物质中含有同一元素

①H2O2、H2O、O2

②C、CO、CO2、CaCO3

③CaCO3、CaO、Ca(OH)2、CaCl2

④NaOH、Na2CO3、NaHCO3、NaCl

2.物质的性质

(1)颜色特征

①蓝色沉淀:Cu(OH)2

②红褐色沉淀:Fe(OH)3

③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④黑色固体:CuO、Fe3O4、MnO2、C、Fe粉

⑤红色固体:Cu、Fe2O3

⑥浅绿色溶液:FeCl2、FeSO4、Fe(NO3)2

⑦黄色溶液:FeCl3、Fe2(SO4)3、Fe(NO3)3

⑧蓝色溶液:CuSO4、CuCl2、Cu(NO3)2

(2)状态、气味特征

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HCl、SO2

②无色无味气体:H2、O2、CO2

③无色有毒气体:CO

3.特征反应

(1)O2的特征反应:能使的带火星木条复燃。

(2)CO2的特征反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通入CO2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溶液。

(3)H2O的特征反应:能使无水CuSO4从白色变为蓝色,可用来检验水。

(4)能使CuO由红变黑的物质:C、H2、CO。

(5)在空气中燃烧有H2O、CO2生成的物质:CH4、C2H5OH、C6H12O6。

(6)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

(7)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8)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碳铵)

4.反应条件

(1)高温:高温煅烧CaCO3;C和CuO高温反应;CO和Fe2O3高温反应。

(2)通电:通电分解H2O。

(3)催化剂:H2O2的分解、KClO3的分解。催化剂是MnO2

(4)点燃:点燃条件很容易确定反应物之一是O2,加热条件的反应较多,无典型特征,不易准确确定具体物质。

5.物质的用途

(1)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NaCl、CH3COOH

(2)胃酸的主要成分:HCl

(3)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Al(OH)3、NaHCO3

(4)发酵粉主要成分:NaHCO3

(4)常用的建筑材料:CaCO3、Ca(OH)2

(5)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Ca(OH)2

(6)食品干燥剂:生石灰(CaO)、Fe粉

(7)常用的食品脱氧剂:Fe粉

(8)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

6.化学之最

(1)地壳中、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3)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4)产量最高的金属:Fe

(5)天然最硬的物质:金刚石(C)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初三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新版多篇范文。

《初三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新版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