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初中教师张文惠先进事迹
教育就要用心去读懂孩子
——记黑龙江省鸡东县平阳中学教师张文惠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懂孩子,用心去读懂孩子,老师的爱才能开启孩子心灵之门。”黑龙江省鸡东县平阳中学教师张文惠这样说。
1990年,师范学校毕业的张文惠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她家乡的一所农村中学任教,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教师。19年来,她每天都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班级;19年来,她每天都坚持至少和一名学生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19年来,她把办公桌放在教室里,每天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生活;19年来,她秉持着“认同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长”的信念,爱着她的每一个学生。
苦过累过但从未放弃过
北方的冬天总是特别寒冷,有一年,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为了不耽误孩子上课,张文惠从凌晨4点钟一直走到7点钟,将近3个小时的风雪兼程,她的手冻肿了,嘴冻得说不出话来,脚也冻得无法站立。看着这个身形单薄的女老师,老校长感动得直说谢谢,同事们也感动得落泪,学生们更是争抢着握着她的手说:“老师,别怕,我们给您暖和暖和就不疼了。”到了中午,听说了此事的家长们,争抢着把张文惠拉到家里,暖烘烘的热炕,红彤彤的火盆,还有那香喷喷的烤土豆,至今仍温暖着她的记忆。每每想起来,张文惠都很感动:“当老师真好!”
带着这份感动,张文惠在小山村开始了她长达19年的农村教师之旅,这期间,她哭过、笑过、苦过、累过,但却从未放弃过。
为了改变农村家长教育意识淡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的现状,张文惠放弃了休息日,挨家挨户去家访,一边帮助家长们干些农活,一边潜移默化地给他们渗透新的教育观,慢慢地,家长们都把她视为朋友,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愿意找她商量。有了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不爱学习的孩子少了,学习刻苦的多了,逃学的少了,辍学后返校的多了。
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身上的优点
张文惠曾经带过这样一个班级:全班62名学生,家庭离异的孩子有15个,还有10个留守孩子,小升初考试两科总分超过100分的还不到10个。面对这样一群孩子,张文惠困惑过,也烦恼过,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放弃他们,于是,她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用放大镜去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
韩鹏是个爱打架骂人的同学,张文惠发现他一上午都没说一句脏话后,立即表扬了他;在他坚持一天都没说一句脏话后,张文惠又表扬了他,他就又坚持了一天,到周末的时候,张文惠特意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奖状。当韩鹏从张文惠手里接过奖状时,这个跟人家打架打得鼻青脸肿都没掉一滴眼泪的大男孩,竟然哭得满脸泪水,他说:“老师,您是第一个看得起我的人,我听您的话,做个好孩子,再也不惹您生气了。”
张文惠说:“孩子眼里的看得起其实是对尊重的一种渴望,如果我们做教师的没有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一个孩子的生命价值可能就毁在他的手中。”
对于那些内向而又自卑的孩子,张文惠特别注重鼓励,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敏感的心灵。黄容是个内向的小女孩,从来不敢大声说话,上课时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更不和同学一起做游戏。为了让她开朗乐观起来,张文惠平时有意给她更多关怀,课间和她说说话,放学时等她一起回家。终于有一天上课时,黄容主动举起了小手。那一刻,张文惠的心里很幸福,因为她知道,学生举起的不仅仅是一双小手,更是举起了自信。
每个孩子都应该活得精彩
有些农村家长不重视教育,学生辍学的事情时有发生。有一次,为了找回一个辍学的学生,张文惠骑着自行车跑了几十里路,当赶到学生家农田里时,孩子正和妈妈在稻田里插秧。家长见了她不但没给一口水喝,还冷冷地说:“小丫头上学也没用,老师您别多管闲事了。”听到这,张文惠心里一阵委屈,可看到那个只有13岁的孩子一上一下弯曲劳作的小身体,心疼的感觉一下子涌上了心头。“如果你不让孩子上学,我就在田里等,看谁能熬过谁!”张文惠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炎炎烈日下,一小时一小时过去了,张文惠的嗓子快冒烟了,也热到几乎晕倒,终于等到母女俩收了工。母亲看到还坐在田埂上的张文惠时,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道:“俺佩服你,明天就让孩子上学去。”事后,有人问张文惠,为了一个孩子值得这么去做吗?张文惠笑了笑:“我在乎我的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应该活得精彩。”
张文惠在学校任两个班的课,担任班主任工作和心理辅导员,同时还担任学校的教导主任,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她从没有抱怨过,相反却比任何人都快乐、开心。为了优化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张文惠学习了大量的教学理论,用以指导教师们的学科教学。张文惠还摸索出了适合农村学生的语文教学思路,一点点教给孩子写作文的方法,解决了农村作文教学的大难题。她每学期还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课,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观念和水平。
如今,张文惠依旧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依旧在三尺讲台上无怨无悔地付出着,用真心和上善若水的爱温暖着一颗颗农村孩子的心。
第二篇:农村教师先进事迹
平凡清贫中的一支红烛
──记龙坪镇教师邵焕文
如果说世间有平凡的话,那么教师这一职业可谓平凡无奇;如果说社会有清贫的话,那么乡村教师这一角色可谓清贫无比。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而长年工作在乡村小学,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艰苦的条件下的乡村小学教师便是平凡清贫中的红烛,他们默默地发光发热,不问报酬,不计名利。邵焕文老师就是这样一支红烛。
邵焕文,武穴市龙坪镇牛车小学教师。1975的参加教育工作,一直在柘湖点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该教学点地处落后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教学条件艰难:学校只有平房几间,而且年久失修,一遇雨天,教室里就“雨脚如麻无断绝”。为了改善教学环境,邵焕文同志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日,自备工具和材料为学校整修校舍。经常是一忙就是一整天,别的教职工都回家了,邵老师还在学校忙得不亦乐乎。学校附近的乡亲看到邵老师这么辛苦、这么爱校,都被感动了,都愿意来为邵老师搭手。一次次,一回回,三十年来,经邵老师的手整修的校舍虽然只有那么几间,但它们经过多次维修,一直用到现在。每每看到孩子们坐在修葺一新的教室里安心地读书,邵老师的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春花最美丽,孩子最可爱;但更可爱的是那些热爱孩子们,爱生如子的老师。2014年邵老师的学生王应珍上课时突然倒地,教师里一片骚动。情急中,邵老师连忙安排好其他学生,自己背起王应珍,往几里外的村卫生所一路跑去。由于王应珍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照料,他一个人一直守候在卫生所里,并为该生的抢救治疗垫付医药费。第二天早晨,王应珍同学平安地脱离了危险。而此时的邵老师已在病房里守候了一夜。晨曦透过窗户照在孩子渐渐红润的脸庞上,也照在邵老师鬓间斑斑的白发上,不顾一夜的疲劳,他又迎着朝阳赶往学校上第一节课。邵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爱生如自己孩子的可爱的老师。
……此处隐藏4497个字……烘。
xx年,刘校长被派往韩杞柳小学工作,韩杞柳村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百姓生活比较困难,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一天,三年级班主任报告说,他班一名学生几天没有到校,该生家庭比较困难,很可能要辍学。他听后,不顾路途遥远,徒步来到学生家,当得知是家庭困难孩子不能读书时,他心里酸酸的,立刻掏出兜中仅有的50元钱送给孩子的妈妈,说:“这个先拿着,孩子的费用我们共同想办法,书还得让孩子读啊。”接着几天他多次找村、找总校,最后,采取学校免点儿,师生捐点儿,社会救点儿,杨国修基金帮点儿的措施,使这名学生又重新走进了课堂。
多少年来,他从不参加教师、家长的宴请,更没有接受过教师、家长的礼物。而当教师遇到困难时,他总会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老师们经常说:“刘校长不是用制度管理学校,而是用‘情’感化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因此,他所带的教师队伍总是最团结、最实干的。
他对教师、学生这样,而对自己却不以为然。由于长期过度的劳累,xxx校长身体多病。1990年他患了一场重病,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孩子们扑上去,一声声的哭唤着,孩子们爱自己的老师呀。当他醒来时,见到此景,也像孩子一样哭了……1995年,他由于患面部神经炎,医生一再劝他住院治疗,但他怕影响工作,在炎热的夏天围着毛巾,一边吃药,一边工作。如今,他腿上仍有毛病,但还在坚持上班。
没有豪情壮志的话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25年来,xxx同志把自己对教育的一腔热血化做浓浓的深情,洒在了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上,留下闪光的足迹……
他所在学校先后被市、县评为“两基达标先进集体”、“红花绿叶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学校档案管理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他个人多次被宁城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多次受到宁城县人民政府的嘉奖。xx年他又被宁城县人民政府评为“宁城县名校长”,他所在学校承担市、县两级“每天锻炼一小时”现场会,受到了与会领导及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第五篇:农村教师先进事迹
农村老师先进事迹
颜小容老师,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98年参加工作,2014年8月调入藻溪镇小学,一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是我校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一身端庄得体的衣着, 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这是学生们眼中的颜老师——温和娴静。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快言快语却一丝不苟,这是同事们眼中的颜老师——热情谦恭。能力有限却热情甚高,这是颜老师对自己的中肯评价——虚心求经方能进取。
一、班级创建有特色
2014年9月,成立班级“手拉手,向前走”的学习小组,聘请10个同学为学习组长,每个组长带3个组员,组长每天要监督组员认真完成作业,检查课文预习和背诵。及时听写,认真批改。结合学校读通读顺考核活动,利用早读、课前5分钟时间,抽查学生的朗读、背诵、复述情况,表扬做得好的学生。课后,组员及时到组长处过关,做好登记。
学生日记让学生做主,每篇日记写好后先自评,然后组长评或同桌评、同学评,最后评定等级,每一周评选优秀日记,班级中近段时间学习、习惯表现优秀、进步者可获得评其他同学日记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
建立评选机制。每周评选最佳学习组长和最佳学习小组,发表扬信。一个月获得表扬信多的组员和组长,将获得最佳学习组长和优秀学习组员的奖状,照片将粘贴在班级博客上。本学期成立养蚕兴趣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养蚕盒,小组分工合作饲养蚕宝宝,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蚕喂养的注意事项,及时记录蚕宝宝的生长变化,班队课交流养蚕的困惑,分享成功的喜悦。一个月来,聊蚕成了课间学生津津乐道的事儿,写养蚕日记,撰写研究报告,用文字记录下一个月来与蚕宝宝亲密相处的点点滴滴,每个孩子都获得了成长。
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随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之不断改正。通过学习组长的带领,先进学习小组的评选,组员之间的相互竞争、形成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班级氛围,真正体现在互助中学习,在督促中提高。颜老师带的班级连续四个学期被评为校特色班级。
二、教研组建设显活力
农村学校如何调动老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让他们都能有所发展,这是摆在教研组长面前的头等大事。根据老师的年龄特征,颜老师把组内的老师分为四种类型:新手教师、骨干教师、特色教师。成立拜师仪式,每个骨干教师、特色教师带一名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学常规上进行帮扶。使骨干教师能发挥引领作用,自我发展;特色老师找回主人翁意识,形成新压力;教师增强信心,站稳讲台。观看名师教学视频,课后积极讨论,从鲜活的课堂教学实例中看到差距与弱势,进一步吃透新课标理念,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在颜老师的带领下,组内教师在各项课堂教学评比中成绩喜人。陈甜甜老师获得第五届温州市新闻奖教金,井婷婷、蔡海哨老师获2014年教坛新秀称号。章合杰、陈甜甜获2014年教坛新秀称号。陈碧红、章春丽老师获得2014年优质课评比二等奖。颜小容被评2014年苍南县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有十位老师评上小学高级职称。撰写论文风气浓厚,颜小容教师的《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魅力》发表在国家级刊物《教师文苑》上。10篇论文获得市一、二等奖。20多篇获县一等奖。 “县教师下水文比赛,现场命题比赛,学区开心学国学比赛,优秀备课本比赛,教师参加踊跃,都获得不错的成绩。2014年,藻溪镇小学语文教研组被评为温州市第三届先进教研组的光荣称号。
三、课堂教学能创新
颜老师深知,作为语文教师 ,深厚的文本解读能力和精湛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为此,颜老师阅读了大量的教学书籍:何必钻的《言语型教学新思路》、闫学《小学语文文本解读 上下》、孙绍振《如是解读文学作品》,刘仁增的《课文细读》。看名家的解读,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王崧舟、窦桂梅、吉春亚、张祖庆、盛新凤等名师的教学设计,特级教师的功力是一般的老师 望尘莫及的,只有学习,再学习。
颜老师常年订阅《小学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通讯》。短小精炼的教学案例让人受益,权威先进的教学理念令人明晰。课前认真研究文本,观看教学视频,搜索这一课的名家设计,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稍作修改,制作课件应用于课堂。最近,颜老师在尝试单元整体教学,教学一个单元前先仔细钻研本单元的主题,
吃透重难点,正确把握言语训练点,设计了切实可行的单元预习单,每人一份,让学生根据预习单上的要求去预习课文,利用早读的时间进行指导,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学习小组内进行预习,课后组长进行检查评价,教师反馈评定最佳学习小组。在教研组上进行推广,介绍具体的实施经验,让组内更多老师加入到单元整体教学中来,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释放学生的学习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颜老师追求的境界。从教十几年来,颜老师立足实际,创建班级特色,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着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