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新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新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最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为推动XX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根据《XX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XX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XX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XX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和《XX市生活垃圾分类“四定”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XX市委、市政府有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部署要求,全面建立垃圾分类投放、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分类处理的垃圾分类体系,推进全镇范围生活垃圾分类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1、政府重视,党建引领。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提高政治认识,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协同,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公共机构示范带头作用。
2、城乡统筹,村级自治。坚持城乡一体化,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做好转运和处理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村、社会组织等社会自治力量,鼓励支持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活力。
3、源头管理,促进减量。注重村民源头管控,减少过度包装,严格落实“限塑令”、推行“光盘行动”,限制使用一次性消费用品,倡导资源循环利用。
4、加大宣传,全民参与。各单位、各村要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目标任务
1、20XX年9月起,青屿村、西叶村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四分法”工作,其他村居在全面开展“干湿”垃圾分类工作基础上,积极探讨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细则,年底逐步实现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
2、20XX年,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以试点村为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其他村居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分类准确率6月底前达到60%,12月底前达到80%,回收利用率达到35%。
3、20XX年1月起,全镇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开展。
二、分类标准要求
(一)分类标准
按照住建部、XX省、XX市有关垃圾分类工作要求,本镇辖区范围内两个示范村实行生活垃圾“四分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他村居开展垃圾“干湿”分类。农村垃圾在分类基础上,逐步完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体系。
(二)分类收运
1、厨余垃圾。指餐饮垃圾、厨余垃圾等易腐性的生活废弃物,主要包括废弃的食材、剩菜剩饭、蔬菜瓜果、肉类、水产品等。厨余垃圾采用绿色垃圾桶收集。产生单位(部门)实行定时定点收运。
2、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包括零星花生壳、虾壳、海蛎壳等。其他垃圾采用黑色垃圾桶收集。产生单位(部门)实行定时定点收运。
3、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生活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废弃家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可回收物采用蓝色垃圾桶收集。镇负责可回收物网点设置,商务部门指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定时定点收运。
4、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电池、灯管,废药品、温度计、血压计,废油漆、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有害垃圾采用红色垃圾桶收集。镇负责有害垃圾网点设置,有害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村运送至有害垃圾集中收运点,第二部分是从有害垃圾集中收运点运送至有害垃圾处置单位。设立一个有害垃圾集中收运点,指定专人负责现场管理。有害垃圾集中收运点可以依托现有环卫作业单位的生活垃圾转运点或新设的有害垃圾暂存场所。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指导有害垃圾无害化运输及处置工作。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
1、构建垃圾分类收集责任体系
(1)村住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工作片牵头负责,村两委会具体负责指导村民及保洁人员按照分类投放要求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及收集工作。
(2)商户、学校、党政机关及其它公共场所按照职责分工,由镇直相关部门进行对接,指导、督促相关单位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工作。
(3)各村、单位要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由责任人监督管理责任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分类投放要求,将产生的垃圾投入对应的垃圾桶内,同时与收运部门对接,组织分类转运。
2、规范设置分类收集设施
根据不同的场所人口、面积和产生垃圾特性,因地制宜确定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种类、数量等。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设备标识统一,由责任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及考评。
(1)村按照每300户设置1座垃圾分类屋(不足300户的按1座设置),垃圾分类屋选址合理,有条件的原则上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20平方米,定时投放点公示牌、党建牌、洗手池、风扇、灭蝇灯及点位照明、监控设施等物资配置到位。
(2)村每80户配置一组2个有害、可回收垃圾桶,每40户配置一组2个厨余、其他垃圾桶。
(3)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院校、大型综合体、商超及农贸市场、道路、公园广场、餐饮酒店等场所由各责任单位按照人流量及垃圾产生量合理布局设置四分类桶,并在责任区域内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布局图及标识牌或告知栏。
3、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制度
原则上每300户配1名督导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院校及公共机构等单位每500人配1名督导员。督导员负责对不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劝导和教育,对分类不准确的居民予以督导。
4、建立台账信息管理制度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基础台账,完整记录各类垃圾产生量、分类投放正确率、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作业形式作业时间等信息。建立垃圾产生单位、个人信用档案制度,可通过在垃圾分类收集袋上设置二维码,在村内、单位设置智能回收设备,加强对单位、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相关信息的采集。
(二)健全生活垃圾分类转运体系
规范生活垃圾分类运输,根据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收集、转运收的运输车辆统一标识。建立“公交站牌式”、“摇铃式”收运模式,精准设置各区域、小区的垃圾收运时间,串联起一条固定线路。
(三)完善生活垃圾中转处理系统
为确保生活垃圾分类中转处理设施尽快建成投入使用,镇应全面加快生活垃圾分类中转配套建设进度,加快餐厨、厨余垃圾无害 ……此处隐藏5210个字……置,形成“分散收集、集中处置”的有机垃圾循环利用模式。
4、完善收运体系。垃圾分类是一件关系群众生活的大事,各市场应将其视为重点工作之一,确保垃圾分类收运常态长效化。各市场根据自身易腐垃圾产生量,配置足量的分类垃圾桶,合理、规范放置分类垃圾桶并做好维护工作,做到放置规范、标识清晰、干净整洁。同时,垃圾清运应交由环卫部门或专业公司负责,并应签订各类垃圾收运合同(协议),做到清运及时,确保分类垃圾妥善处理。
5、加强监督考核。把农贸市场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列入20XX年农贸市场规范管理和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结合2018—20XX年农贸市场建设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新建和新改造的农贸市场将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纳入建设改造验收考核体系。对各区镇、城市管理办事处开展农贸市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引导市场主办方加强对场内经营者垃圾分类的有效考核,逐步形成良好的经营习惯。
最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篇四根据《XX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XX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XX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和市垃圾分类办相关文件、通知精神,落实《20XX年度XX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衢分类办〔20XX〕4号),扎实推进市机关集中保障区域垃圾分类工作,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加强市机关事务保障中心和中心下属各单位垃圾分类规范化工作,以点带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20XX年12月底前力争实现本单位包括下属单位干部职工办公区域、公共区域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知晓率、参与率达到100%,垃圾投放准确率力争达到100%;全市新增10%以上(含)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开展文明餐桌、“公勺公筷”“光盘”行动,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办公场所不使用一次性杯具,努力成为我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样板和示范工程。
二、加强领导
为提高工作认识,有效推动市机关事务保障中心机关和下属单位垃圾分类规范化工作,市机关事务保障中心决定成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中心主任徐剑同志担任组长,阮涵彦、何水根、周世红等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处室及中心下属单位负责人为组员,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行政中心服务处,由服务处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副处长为垃圾分类工作联络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联系协调和指导监督工作。
同时,建立中心垃圾分类监督员、宣传员和引导员队伍。郑杰、何锋同志和亚太物业公司经理吾振宇、海川物业公司经理孙燕飞为垃圾分类监督员,各楼宇主管为垃圾分类宣传员,同时各楼宇设垃圾分类引导员(志愿者)2-4名,人员变动时要及时补齐满员。
三、工作措施
1、营造工作氛围。中心负责保障的9幢办公大楼的电梯间、大厅,6个大食堂都要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各洗手间等公共场所、人员集中区域,要通过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温馨提示等方式推送垃圾分类知识。中心微信平台要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经验做法。要充分发挥微信群、钉钉群的作用,市垃圾分类办下发的通知、文件要及时传达到每一个干部职工和编外员工。要确保每名干部职工和物业从业人员了解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并引导人人参与分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加强工作培训。根据市垃圾分类办工作要求,组织好干部职工、物业、安保、餐饮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让每一名干部职工、物业、安保、餐饮人员充分认识垃圾分类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普及垃圾分类怎么分、如何分,提升干部职工、物业、安保、餐饮人员垃圾分类规范化工作的综合能力。
3、发挥结构优势。要根据保障中心的特点,充分发挥物业、安保、餐饮从业人员多、绿色作文网分布广的优势,从中心和下属单位、外包服务单位三个层级组织好志愿者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志愿者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带头做好垃圾分类的实践者、宣传员、督导员,并且结合主题机关支部党日、进社区服务日等活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影响身边人参与我市的垃圾分类规范化工作。
4、开展系列活动。一是要和列入10%提升示范的单位开展一对一的交流、沟通,帮助他们对标对表,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各项活动,确保年度目标的如期实现。二是要组织好志愿者引领示范活动。主要在每个集中办公区域的垃圾站设垃圾分类引导员,引导干部职工、周边居民正确投放垃圾。三是组织垃圾分类知识应知应会测试,力争优良率达90%以上。
5、配齐投放设施。
(1)集中办公区域的公共区域,如大厅、电梯厅、洗手间、公共会议室、垃圾站的分类垃圾桶由市机关事务保障中心负责,各办公室内部和单位自身的会议室由各单位自己负责。食堂的垃圾分类桶由食堂自己负责。
(2)每层楼公共区域设置分类垃圾桶不少于2个(分别为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桶),每楼层洗手间设易腐垃圾桶1个,每个开水间设茶叶、果皮桶一只。每个办公室内部原则上至少设两分类(分别为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桶)垃圾桶1只(规范摆放:即摆放在一起,不得分开使用)。
(3)各垃圾站设100-120升的垃圾桶4只及以上,分别为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毒有害、其他垃圾桶。
(4)城市展览馆的垃圾桶由原则上由城市展览馆按照其个性要求及分类标准自行设置。
(5)下属单位的垃圾桶按标准各自负责。
(6)标志标识由保障中心统一提供,各单位不得自行设计。
6、层层落实责任。将市机关事务保障中心负责的集中办公区域划分为六个责任区。由组长负总责,副组长负领导责任,各成员负具体责任。具体划分如下:
办公室:市行政中心7、8号楼;
财务处:市行政中心4号楼、市信访局;
房产处:市行政中心1、3号楼;
服务处:市行政中心2号楼;规划楼(城市展览馆);
保卫处:市行政中心5号楼;
车管处:市行政中心6号楼。
各处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处室工作人员垃圾分类的教育引导工作,负责检查、督促各自责任区内的垃圾分类工作,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指导、监督作用,确保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7、强化监督检查。一是不定时地组织检查。由组长或副组长负责牵头,赴各点检查指导;二是实行工作交办机制。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逐件交办,跟踪督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三是要建立工作台帐。由分类工作办公室、各物业公司负责记录工作开展情况、统计分类投放垃圾量及分类等情况。各处室要做好工作信息的收集、梳理、报送工作,中心办公室要利用微信、钉钉平台,及时做好宣传工作。
8、及时总结上报。由中心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每年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总结并报市垃圾分类办公室。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