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眺望前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时间:2024-01-26 22:37:35
眺望前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本文共1436字]

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的战略机遇而作出的重要部署,旨在使每名党员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党的事业奋发进取,使国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行稳致远。按照学习安排,我就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的收获和体会,作以交流发言。

回望走过的路,从来都是征途漫漫。

我是60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深有感触。大家都清楚,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确定进入城市后党的工作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后,我们党积极投身经济建设,1953年确立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大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当时有个定论,“一五”期间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但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后,以大幅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兴起,对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虽然在探索实践中经历了曲折困难,但党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独创性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能够益智启智。

读史懂史是具有理性智慧的重要渠道。学史不能光停留在对过去的知其然上,还要知其所以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存在着社会经济规律与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而社会经济规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起决定性作用,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联系到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基础特别薄弱,现代工业不到国民经济的10%,而且还要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但是我国“一五”期间仍取得极大发展。此后,由于对基本国情判断偏差,出现了急于求成的思想和做法,忽视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谓欲速则不达,反而造成经济秩序紊乱。

如,1957年我国钢产量达到535吨,对比1949年15.8万吨的钢产量,增加了近33倍,发展速度已然很快,后来制定“二五”计划时,建设指标大幅上调,远远超出实际能力,光1958年钢产量指标就定到3000万吨,实际当年产出800万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极不适应,反而制约生产力发展,说明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经济规律推进经济发展。随后,党和国家及时调整政策,注意统筹安排生产和流通环节,避免了生产关系急剧变革引起的对生产力的破坏。

善于学习历史,就会看到前途。

预知大道,必先为史。通向未来的路不是陡然出现的,往往潜藏在已经走过的路当中,适时向后看并不是多余的,更不是倒退,而是通过认识过去来揭示未来。

我们党历来重视总结历史经验,为的是开创新局。1956年,苏联共产党内部矛盾公开化后,暴露了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如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不平衡。而我们党当时在许多方面照搬苏联经验,因而建设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听取了34个经济部门汇报,经过深入调研,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就是要“以苏为鉴”,继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1960年,毛主席写了《十年总结》一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作了总结和分析,深刻反思“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问题和弊端,重申实事求是原则,并希望全党立足实际,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去规定符合实际的指标和速度,去摸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规律。

所以,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寻找出路,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一直都是我们党检视剖析自我,保持清醒头脑,始终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的优良传统。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让我们学会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规律,强化顺应时代、把握未来的历史自觉,提高审时度势、把握全局的工作能力。

《眺望前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本文共143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